南臺灣科技與社會電子報

 

9

編輯的話

本期主題

STS相關新聞

STS活動報導

 

編輯的話

      本期負責編輯學校   成功大學醫學、社會與科技研究中心  

     上個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及海嘯造成核電廠危機。這種複合式的核能災變已超過以往我們對核能災害與防救的理解,美國三哩島、前蘇聯車諾比核電廠與日本福島核災雖然都與冷卻循環系統的運作問題有關,但是前兩者維持電廠運作所需電源並未受阻,後者則完全停擺,使得多個反應爐中或廢燃料池裏尚未完成降溫的一堆燃料棒溫度無法獲得控制而釀災。災難引發全球檢討核能政策的聲浪。

      全球看到日本東電公司及其政府因應災變慌亂的狀況,也看到媒體報導,將輻射劑量高到足以危害人命的危急時刻,留下來搶救電廠的50位東電員工封為「壯士」。在此同時,我們也看到這些員工表達他們因搶救電廠而無法照顧家人的現實:「請好好活下去。我會有一陣子無法回家。」以及維持救災的基本支持條件不足的窘境:「他們的糧食快要吃光了…我們認為狀況真的很嚴峻。他(父親)說他認命…很像是死刑宣判(中央社,2011)。」;相應於此,也有匿名捐款者「捐5千萬,指名要求照顧福島50壯士家屬(張瀞勻,2011)。」救災過程的窘境凸顯非救災技術之後勤支援的必要性。

     這些留在福島,冒險清除廠房中的污染,搶救過熱核電廠的人員,雖然增加至400人以上,並以50人一組,每組15分鐘工作方式輪班方式(陳宜君,2011),試圖降低輻射對他們的危害(星洲日報,2011)。不過,由於當時輪班人員仍不足以應付搶救工作,以致他們連續2週以上不眠不休地搶救,加上現場食物採配給制,以及無法換洗內衣褲等,在在使工作緊張的條件因素無法去除,也可能增加過勞的風險。

     本期以上述日本福導核電廠危機所涉及的核能政策與核能安全、非救災技術之後勤支援以及過勞風險治理這三個重要主題的軸線,將科技爭議的場景拉回台灣,首先討論民眾對核能危害的無知之下,核工專家與反核專家如何論述核四廠的潛在危害與因應方式。其次是為於天然災害的發生,特別是如SARS之類的緊急防疫,除了需要防疫的科技知識之外,還有什麼非救災技術之後勤支援需要被納入台灣的防疫緊急應變體系中。最後,回應日本救災人員所面對的嚴酷勞動條件,我們要回來以實例討論台灣的過勞死認定基準,除了工作時數以外,非工時因素在現行過死認定基準中的角色與限制。

 

本期主題

本期主題:(一) 核四專家與反核專家:民眾該相信誰?

陳佳欣 成功大學/醫學、社會與科技研究中心

      就在日本發生311大地震與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能發電廠四個核子反應爐爆發爐心熔毀危機,高劑量輻射物質隨氣流擴散,引發各國政府與民眾關切之際,本文將「核四專家與反核專家」為題,帶領大家經由胡湘玲的《核工專家 V.S. 反核專家》一書,回到台灣核四廠建與不建的爭議中,看看不同專家如何面對一群他們共同認為對核能使用風險認知毫無概念的民眾。

      台灣目前第四座核能發電廠因應能源需求,一直擺盪在續建與停建的爭議中,究竟核四面臨何種爭議,導致政府與環保團體間存在不對稱的溝通落差?核四問題已經不是藉由科學討論就可以解決的議題。因為其中涉入的團體,不僅有學者專家、中央政府、台電及環保團體,也包含政黨、學界、地方政府、立法機關、企業界及一般大眾,可以說是一個「全民運動」。而其爭論的議題不僅止於核能輻射安全,也擴散到經濟上、生態上及台電營運及核電廠管理的問題。

  • 反核專家與核工專家教育民眾的歧異

      一般關於核能問題的提法多是:「你對核能(核害)認識多少?」然後再由民眾的「無知」談起。「反核專家」則認為:因為對核能的「無知」,所以民眾對核能使用的風險認知毫無概念,因此有天真及樂觀的嚮往。所以應喚醒大眾對核能的關切,必須了解核電的基本知識。尤其因為政府與台電對核能的支持,使得對「核害」的認識更顯得重要。

      而「核工專家」則認為:因為民眾的「無知」,很可能使民眾把核電的風險誇大,傾向非理性的反對。所以他們對民眾因無知而導致的政策延誤,顯得十分無奈。認為應該要教導民眾「正確的」核能知識,才能免除恐懼。顯而易見地,對「核工專家」與「反核專家」而言,民眾應該認識的「核能知識」是不一樣的。總結雙方認知,核工專家強調核能「正確的科技安全認知」;反核專家則是強調的核能可能帶來「毀滅性災害的認知」。

      核工專家將科技視為「進步」的過程,「科技的問題」可以藉由科技方式再加以改善。例如專家認為:人類的物質文明與進步,就是在失敗中求改進,在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經驗中求發展。所以他以「科技是不斷進步」、「在失敗中求改進」作為發言的「前提」去面對三哩島與車諾比的事故,並將其放在「對科學研究及核能電廠的改良上有幫助」的脈絡裡去看,試圖扭轉「事故」對核能科技所帶來的負面形象。

      而「反核專家」卻完全不這麼看。相反的,他們似乎一直想以「破除科技迷信」及「科學的不確定性」來解構核能的「科技美景」。他們以科學技術尚不足以處理核廢料為理由,認為核電廠的興建是對後世子孫不負責任的作法。所以在面對三哩島與車諾比的事故時,是將他們看成「科技盲點」,再加上不可預料的人為疏失所造成的核能災難,進而針對其造成的災害,有多少人死亡、多少土地被迫荒廢…等作描述。在反核專家的用法裡,事故顯然是「負面」的,而科學的不確定性,就是他們已經發生及未來可能發生的因素。因此注意到「災難性」,是「反核專家」提到科技時的發言方式。而針對這樣意見分歧具「科技專業」的核四問題,而一般民眾又到底該相信哪一位「專家」呢?

本期主題: (二) 防疫緊急應變措施安排之社會意涵:《書寫災難應變計畫:衛生部門指引》談起

翁裕峰 成功大學/醫學、社會與科技研究中心

      不論是台灣、新加坡、加拿大或是美國的文獻,都將2003年在其境內爆發的SARS大流行定調為災害(disaster)(Wang, 2004; Vilsack, 2004; O’Sullivan, 2008; ADRC, 2005)。美國與加拿大的學者更將SARS大流行視為天然災害來處理應對(natural disaster)( Naylor et al., 2003; Knobler, 2004)。當年台灣發生SARS感染的病例共346人,其中38名死亡案例;而感染者中,有68位是醫療工作者,佔總感染人數的20%。這波疫情使得台北市立和平醫院所有醫療工作者被迫在缺乏防疫設施的情況下封院隔離,並就地繼續為病人提供服務。

      當年因為倉促封院,防疫措施不足,因為就地封院治療相應的各種非醫療需求也未及時安排:

    上千名員工與病患的家屬、小孩,也要被居家隔離,部分夫妻都在和平醫院內被隔離者,
     昨天午其小孩就面臨無人接送上下學的情形(許麗珍,2003)
    
     我們護士大部份都很年輕,所以孩子都很小...先生有的還在外地上班。那小孩有的是託
     奶媽,或者是說在安親班...突然他(指在院中的護士)不能回去,你說,那孩子怎麼辦?
     (DC, 2003)
    
     我們已經封院了,然後我們家裏有小朋友,就是莫名其妙學校有通知好,馬上回家。那你今
     天就會去把小朋友帶回來。帶回來之後第三天,政府才去發居家隔離單。這中間都沒有人去
     support我們 (C, 2003) 

      如果我們如同美國與加拿大一樣,將SARS以及未來各種新興急性傳染病之大流行視為天然災害,那麼麼過去在和平醫院就地封院治療時期所看到的非醫療需求是否應列為防疫緊急應變計畫中的一環呢?

      這個問題可以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衛生與災難中心編撰之《書寫災難應變計畫:衛生部門指引》中找到一些答案。這個指引將「人員準備」列為書寫災難應變計畫的第一件事,原因只有一個:安全 – 災害準備與回應時,員工的安全是第一且最優先的事(The safety of your staff is first and foremost in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亦即,若無法保護從事緊急應變人員的安全,緊急應變計畫書將無法被落實(UCLA Center for Public Health and Disasters, 2005)。

      這種想法不只具體化為人員保護活動(Personal Protective Actions)、緊急補給(Agency Emergency Supplies)、福利服務(Employee Welfare Services)三個有助於達成緊急應變的項目。其中福利服務項目恰好回應了前述和平醫院員工就地封院治療時的需求。該指引列出15項緊急防疫時,緊急防疫單位需要提供給員工的非醫療措施,以圓滿達到緊急防疫的目的。這15項措施是:孩童照顧、提供參考資源與災害協助的員工協助熱線、對受災害影響的員工提供彈性的班表、替代性工作的選項例如電傳(telecommuting)、提前支薪、對已無假可休的員工提供緊急「休假銀行」(leave banks)或緊急有薪休假、含有可選擇回報條款的提前休假、含有延遲繳款時程的信用合作社貸款或低利貸款、支票換現金的服務、轉介有牌之孩童照顧或寵物照顧之服務、增加使用公共交通之通勤員工的共乘津貼、提供流離失所的員工臨時庇護所或住宿或轉介至有此協助的適當資源、對住家遭摧毀的員工提供搬遷的協助或儲藏設備、諮商服務(UCLA Center for Public Health and Disasters, 2005)。

      台灣在經歷過SRAS風爆之後,過去的慘痛經驗是否也聚集成上述類似的措施,而且具體地書寫在我們的緊急應變單位的應變計畫中呢?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搜尋閱覽疾管局《天然災害防疫緊急應變工作手冊》http://www.cdc.gov.tw/public/Data/8721984071.pdf的內容,做個比較看看。

本期主題: (三) 關於過勞死的二三事

翁裕峰 成功大學/醫學、社會與科技研究中心

      去年底「過勞死」認定基準修正,從相關條文內容與結構來看,顯示勞委會正式宣示勞工安全衛生政策是他所管轄的領域,態度之堅決,可從剛出爐之「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外傷導致者除外)之認定參考指引」http://www.cla.gov.tw/cgi-bin/download/AP_Data/...//safe/..../4d11804c.doc中窺見一二。該指引的名稱以往稱為「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認定基準」http://www1.cgmh.org.tw/intr/intr4/c83h40/news/9810012.doc,如今修改為「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外傷導致者除外)之認定參考指引」。兩者最大差異在於將「引起」改為「促發」。這是指過去以工作本身做為唯一造成過勞死的認定因素,但是現在只要工作本身是過勞死的加重因素就可以認定為職業造成之死亡。這使得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受雇者,不再因為自己本身既有的疾病而在發生過勞工作傷亡時,不易被判定為過勞之弊病。其次,該指引關於目標疾病未來可能再擴充的陳述:「目標疾病或內容,會隨著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政策的調整及職業醫學的進步而有所修正」。這是宣示過勞死認定基準的改變會隨案例成的政治壓力或新的研究結果而改變,不一定完全依照科學研究發現的結果修改此認定基準。這種理解可以從這次基準修改過程和修改後對特定案件的影響看出來。

      去年年初發生南亞科技公司工程師過勞死,經職業醫學專科醫師開立過勞死診斷證明,卻在勞保局遭到否定而未獲職業災害補償http://labor.ngo.tw/weekly/c20101119.htm。此案經立委揭露抨擊後,當年年底勞委會宣佈上述新修正之認定標準,但並未說明是引用什麼科學研究的發現。

      新的認定標準要件中,有關工時方面的要求仍有討論的餘地,特別是發病前二至六個月加班時數。目前該指引係採強關連說,要求發病前加班時數平均每個月要有37小時以上,同時也要綜合判斷工時之外的負荷因素,例如工作班表的安排、規律性、出差狀況、工作環境物理條件狀況(溫度、噪音、時差等)以及業務所伴隨的精神緊張狀態等。問題是37小時以下,或甚至沒有加班,但存在工時以外的工作負荷因素時,要如何處理,目前是一片空白。勞委會的新指引明確地告訴社會大眾,2004年第二次修正版即是:「參考日本2001年版基準增訂長期蓄積疲勞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之認定內容」。不過參考的結果並不是全部採用日本的認定要件,有些是部份採用。特別是關於上述發病前加班時數平均每個月37小時以下時要如何處理的問題。日本2001年版的認定標準將發病前加班時數平均每個月45小時(台灣是37小時)以下者視為弱關連,需與工時以外的工作條件做綜合判斷,這是承認疲勞累積與促發心血管疾病有關http://www.jniosh.go.jp/icpro/jicosh-old/english/topics/KaroshiMar22.html

http://www.jniosh.go.jp/icpro/jicosh-old/english/topics/Karoshi.html

但是此次修正,台灣還是未納入這個要件。

      從以上的比較來看,日本的認定標準比台灣更傾向採取預警原則的態度,對於沒有科學證據支持低加班時數與過勞死的關連之前,不願以較嚴格的條件認定過勞死個案。而台灣則較不傾向以預警原則處理過勞死認定問題。過勞死認定的主要意義不在於獲得賠償,而是在於藉由賠償對雇主所造成的經濟壓力,促使雇主改善工作條件,使員工在法定工時之下工作。最近又相繼發生數個過勞死相關案例,其中極引人注目的是宏達電工程師和奇美醫院外科醫師過勞的案例。後者的雇主宣稱該案之醫師發病前半年的值班都合乎衛生署的規定。需要釐清的是,真的沒超時嗎?如果沒超時,是否有其它需要綜合判斷的因素被現行認定標準忽略了?這些疑慮都不斷地提醒我們,若不採預警原則處理勞問題,可能使我們理所當然地接受既有的有害勞動條件而不自知。

 

STS相關新聞

本期新聞:政策與政治的關聯:國光石化大轉彎

(高海大STS中心王御風)

     這兩個星期以來,國內最大的新聞莫過於國光石化的大轉彎。隨著馬總統冒著被噓下台的難堪場面,依舊親自出席反國光石化餐會,以及稍後經濟部透露國光石化「可能」外移的訊息,執政當局對於堅定興建國光石化的立場,似乎隨著選票的壓力,在白海豚還沒有轉彎前,政策先轉了大彎。

    根據第370期《財訊雙週刊》(4月14日出刊)的民調,關於國光石化議題,有50.7%不贊成興建,沒意見佔26.2%,贊成者僅22.7%(拒答0.4%)。而國光石化興建地點又在此次被視為決戰點的中台灣,在此思考下,最後如真的政策轉彎,也就不那麼令人意外。

    只是同樣出席餐會,表達反國光立場的反對黨兩位總統候選人:蘇貞昌、蔡英文,卻是當年核定國光石化在彰化設廠的行政院正、副院長。這也不禁讓人懷疑,如果沒有總統大選,沒有選票壓力,國光石化真的會有大轉彎嗎?這固然是民主政治的威力(當然,贊成興建者會認為這是民粹),但也突顯我們的政府,不論是那一黨執政,對於攸關國家未來發展的重大政策(產業、生態、環保、能源)都沒有一以貫之的思考,才會讓前面堅持、後面轉彎的場面時常出現,政策的如此善變,才是台灣最大的危機。

 國光石化案不表態 馬英九挨轟「下台」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1年4月3日 14:49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馬英九總統今(3)日中午到彰化縣出席反國光石化餐會,現場人士要求馬總統簽署反國光石化宣言,馬則表示他是被邀請來聽取民眾意見的,承諾會將意見帶回總統府研議,結果當場遭台上台下民眾嗆聲「現在表態」、「下台」,氣氛相當尷尬。 彰化縣反國光石化團體發起的「全民拒絕國光石化,萬人拚健康餐會」今日登場,這場在芳苑鄉福海宮舉行的活動,以濁水溪米、二林蔬菜文蛤等作為食材辦桌,希望讓民眾了解,如果國光石化進駐造成污染,這些污染將跟著食材吃下肚。 主辦單位並邀請馬總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前行政院長蘇貞昌與會,形成3名最可能在2012總統大選交鋒的政治人物提前就該議題交鋒的局面。針對國光石化案,馬總統先前曾指出,台灣有嚴謹的環評制度,國光石化仍在環評中;蔡英文則認為,國光石化廠不一定要設在台灣,可以改設在中東產油國;蘇貞昌批評政府將國光石化移到彰化,又不尊重環評,是錯誤決策。 馬總統中午時分抵達會場,台下民眾即不斷鼓譟,後來被要求簽署反國光石化宣言時,馬英九說,昨天與反國光石化民眾會面時,並沒有承諾要簽署,並強調今天是來聽取民眾意見的。 對於總統不願表態,台下民眾紛紛高喊「現在表態」、「下台」等口後,台上一位站在馬英九旁邊的反國光人士也舉手高喊「下台」,場面十分尷尬。馬總統則是拿麥克風再度解釋,會把民眾的意見帶回研議,隨即走下台,但群眾還是不滿意,謾罵聲不絕於耳。 馬總統隨後召開臨時記者會說明對國光石化案的看法。他說,會要求環保署將細懸浮微粒列入法律管制的範圍內,民眾的心聲也將成為未來做決定的重要參考。對於在台上沒有辦法說清楚,總統也表示遺憾。

政策轉彎 國光石化擬轉遷國外

   國光石化政策可能大轉彎!經濟部長施顏祥昨天首度鬆口表示,若國光石化無法通過環評,「異地投資」已是「必然的考慮」,顯示政府已出現將國光石化遷往海外的政策調整。至於海外地點為何?施顏祥透露,「以亞洲為主」,因為必須考量供應安全、生產運輸成本、市場接近度等因素,「大陸、中東都不是優先選項。」施顏祥說,國光石化已縮小規模,重送二階段環評,但環評如果不過,或是以嚴苛條件過關,將使民股卻步。他表示,民股多次反應,對投資國光石化有「很深的壓力及挫折」,因為「隨著時間不斷延宕,商機不斷流失」,加上環評附加條件越來越多,成本越來越大,民股已經「不斷產生異地投資的想法」。施顏祥表示,若環評不過,國光石化確定「無法執行」,主因是國光石化光一期就占地一千九百公頃,台灣要再找這麼大的地幾乎不可能;為了維持產業供應鏈,石化業必須考量「海內外併行」,「海外做量的擴充,國內做質的提升」。施顏祥說,國光石化若能以限縮規模的方案通過環評,應是最好的狀況;若環評無法過關,代表人民選擇了環保,政府則應思考產業如何調整,如何確保經濟永續發展、就業率不受影響等。他警告,如果國光石化無法留在國內,「國內重大投資將會減少」,因為國光一期投資額六千多億元,二期八千多億元,「短期內要找幾個行業投資替代,並非易事。」他還指出,國光不做,「對中油、台塑的良性競爭也有若干影響」,中油恐無法與台塑競爭,將變成台塑獨大。【2011/04/07 聯合報】

STS活動報導

 

  1. 高海大科技與社會研究(STS)中心本學期試辦學生學習護照活動,配合四、五、六月份的活動與課外參訪,若集滿四個活動研習章便可兌換精美小禮物一份,藉此鼓勵學生多多參與課外活動。
  2. 高海大科技與社會研究(STS)中心五月份活動,歡迎大家一同來參與。五月份活動快報.JPG  

 

05/04 專題演講()

 吳泉源教授(清華大學社會所)

     「當教授遇到黑手」

05/06參觀高雄市漁業文化館&順億超低溫 

05/18 專題演講()

 潘美玲教授(交通大學人社系)

     「產業研究方法簡介」

05/28 未來公民的科學素養系列講座

  杜文苓教授(政治大學公行系)

「誰決定國光石化蓋不蓋?談石化科技政策」

3.  高海大科技與社會研究(STS)中心六月份活動報名即將開始,歡迎大家一起來共襄盛舉。

       100/06/10() 第一屆「STS、海洋、產業研討會」

       100/06/11() STS「台灣科技與社會的新動能」研討會

       地點: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弘德樓三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臺灣科技與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