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楔子

 2012108日,諾貝爾各獎項陸續揭曉,除了國際媒體大篇幅報導之外,各獲獎者也受到各界不同的評價。對於諾貝爾得獎人,除了關注研究領域的專業及貢獻外,我們或許能從研究的過程、知識的學習、啟發養成的角度切入獲得不同的體悟,甚至重塑我們既有的諾貝爾獎迷思以及對科學知識的認知。

 

 

本期主題─諾貝爾獎的啟示與反思

 

 

一 專題文章:STS &諾貝爾獎、及其研究

 

簡介:作者傅大為教授,目前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兼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長

 

每年十月,是諾貝爾獎揭曉的日子,台灣許多媒體,平日從不對科學有興趣的,這幾天也會略為報導、或請科學家談談今年某諾貝爾獎得主如何如何。

當然,每年的諾貝爾獎,多少也表達在各領域中,近幾年來的趨勢與潮流(所謂最夯)如何,有些指標的觀察價值。但除此之外,一般媒體上對當年諾貝爾獎的報導,通常就是關於得主的研究內容、生平努力奮鬥的事蹟、包括點小道消息或偶而有的爭議等,讀者除了剛好是該領域的學生或學者,可以有更多感受外,這些報導與誰得奧運金牌、誰得奧斯卡金像獎等等,似乎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這次主角是科學家(略過不談文學與和平獎),會讓很多科學家特別興奮。

對於這種「每年都有」的儀式性報導,其實STS研究沒有太多可說的,但對於諾貝爾獎本身、還有多年來它對科技研究界所產生的影響,以及某些諾貝爾獎得主她們研究在STS中的重要意義,前後就頗有些研究,這些研究也常與早年 Merton學派科學社會學研究科學社群、科學階層化、還有科學獎勵、馬修效應(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社群現象)都有關。

關於Merton學派討論科學階層化的現象,一個簡單的介紹,可以參考群學出版的「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Sismondo著),第四章。過去科學社會學對諾貝爾獎最仔細的研究,當屬Merton學派的大將Harriet Zuckerman 1977Scienfitic Elite: Nobel Laureates in the US.

STS與科技史,過去對於一些特殊的諾貝爾獎得主,曾有仔細的研究,Einstein, Watson & Cricks 等,固不用說,而對於過去HPSSTS對科學史過於強調理論傳統,反而對科技的實驗、儀器傳統,缺乏深入的研究,故Peter Galison曾寫了幾篇論文,討論雲霧室、泡沫室等儀器的傳統,還有它們對物理理論、實驗等重要的影響,是在這個脈絡下,他才討論了幾個儀器的發明人(Charles Wilson, Donald Glaser)都得了諾貝爾物理獎,後來的幾篇研究都收在他的Image and Logic (1997)大書中。

另外,女性科學家如何在男性科學傳統中出人頭地,必須要有些特殊過人之處,跳脫一般女性科學家的形象之外。或者說非常特別的女性科學家,如何反而 被科學機構所忽略,到最後才得到諾貝爾獎的肯定。所以有些重要的女性科學家,STS人過去也曾有仔細的討論,如Margaret Rossiter's Women Scientists in America (1984) 系列,或如Evelyn Fox Keller's A Feeling for the Organisim (1984),談諾貝爾獎的傳奇人物Barbara McClintock,台灣有中文翻譯。過去我在寫性別與科學議題、或台灣的女科學家議題時,都曾發揮與參考過這幾本重要的書。

最後,我就列一些STS重要期刊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這些年來曾刊登過一些與諾貝爾獎相關的論文,供大家參考。裡面的論文,包括有關於大生物學家、生物史家 Stephen Jay Gould、楊/李得獎主題的STS研究、頂尖科學家(或數學家)與年齡的關係、以孔恩的分析法如何看高能物理社群?預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方法等等。

 Book Review: Lives of the Great Women Scientists: The Never Ending Story?

Sara Delamont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June 2005; vol. 35, 3: pp. 491-496.

 

Is Science Really a Young Man's Game?

K. Brad Wray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February 2003; vol. 33, 1: pp. 137-149.

 

Scientists and Satisfaction

Joseph C. Hermanowicz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February 2003; vol. 33, 1: pp. 45-73.

 

The View of Science: Stephen Jay Gould as Historian of Science and Scientific Historian, Popular Scientist and Scientific Popularizer

Michael B. Sherme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August 2002; vol. 32, 4: pp. 489-524.

 

Consolation for the Scientist: Sometimes it is Hard to Publish Papers that are Later Highly-Cited

Miguel Campanario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May 1993; vol. 23, 2: pp. 342-362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Kuhnian Paradigms in Theoretical High Energy Physics

Diana Cran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February 1980; vol. 10, 1: pp. 23-54.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ory and Experiment in Revolutionary Science: The Case of Parity Violation

D. Hywel White, Daniel Sullivan, and Edward J. Barboni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August 1979; vol. 9, 3: pp. 303-327

 

A Method of Predicting Nobel Prizewinners in Chemistry

S.V. Ashton and C. Oppenheim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August 1978; vol. 8, 3: pp. 341-348.

 

Age and Achievement in Mathematics: A Case-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Nancy Ster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February 1978; vol. 8, 1: pp. 127-140

 

The Mediating Role of the Scientific Elite

Michael Mulkay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September 1976; vol. 6, 3-4: pp. 445-470.

 

Quality of Research and the Nobel Prizes

H. Inhaber and K. Przednowek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February 1976; vol. 6, 1: pp. 33-50.

 

 

諾貝爾獎價值與精神

 

1怎麼去看諾貝爾獎的門道?

 

簡介:作者周成功教授,現為長庚大學生命科學學系教授。刊登日期2012.06.20,引自跨科技對話平台(SHS)電子文庫,網址:http://shs.ntu.edu.tw/shs/

 

每年十月諾貝爾獎頒佈之後,媒體或是學界都會對得獎人的生平與科學上的成就作一些介紹。介紹同時不免也會有許多議論:從今年的獲獎人是否名至實歸,到下年度的獎項會花落誰家。社會大眾往往關心臺灣什麼時候才會有諾貝爾獎得主出現;而學界領袖當然也不能免俗,往往隨性地撂下豪語:未來二十年要為臺灣培養出諾貝爾獎得主。甚至有人面對年輕學子時,也會以先知的口吻斷言那些熱門的研究領域才是未來競逐諾貝爾獎的正確方向。(詳全文)

 

2賈伯斯與諾貝爾獎

 

簡介:作者陳竹亭教授,現為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刊登日期2011.10.10,引自跨科技對話平台(SHS)電子文庫,網址:http://shs.ntu.edu.tw/shs/

 

每年十月的第一週,諾貝爾獎總是科學界最夯的話題。估算台北與斯德哥爾摩的時差,下午五點許多同事就在電腦前等候公佈獎落誰家。今年的物理獎頒給了波爾馬特(Saul Perlmutter)、施密特(Brian Schmidt)和里斯(Adam Riess),三人利用遙測超新星,發現宇宙加速膨脹的證據。化學獎則由1982年發現準晶結構的謝西曼(Daniel Shechtman)獨得。這兩件科學界的盛事想當然耳的分別在五日及六日博得了新聞版面。台北的新聞各別報導不到一分鐘。事實上,科學界沒在注意的,或是聽了新聞報導仍然不知宇宙「暗能量」或「準晶」是什麼科幻東東的,當然是大有人在。對得獎科學家的名字形同陌路,就更是不必說了。(詳全文)

 

 

諾貝爾獎的思索─科學、知識與學習典範

 

1科學教育必須注重閱讀與敘事能力

 

簡介:作者高涌泉教授,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文章出處《科學人雜誌》,原刊載時間2010.06.01。亦可參考跨科技對話平台(SHS)電子文庫,刊登日期2010.06.24。網址:http://shs.ntu.edu.tw/shs/

 

著名科學週刊《科學》於今年4月23日推出「科學、語言、讀寫能力」專輯,藉由六篇專文說明了科學教育的一些新發展。這些專文大致而言都在鼓吹一個觀點:閱讀、書寫與口語溝通能力是科學素養重要的一環。我過去幾年恰有機會參與高中物理課程綱要的修訂工作,以及一項界定科學素養的研究,因而累積出一些關於科學教育的主張,也曾在許多場合解釋這些主張,由於它們正好與《科學》專輯文章的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想在此介紹並呼應一下這些觀點。(詳全文)

 

2請歷史學幫幫科技史

 

簡介:作者陳恒安,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本文引自《科學發展》,第449期,刊載日期2010.5

相較於自然學科對科技史的想像與實踐,我們很少看到一般歷史學與科技史關係的討論。不過,若大家都認為科技史可能在不同專業之間扮演溝通的角色,那麼比字面意義更進一步掌握科技史的特質,或許有助思考以下問題。例如,科技醫療專業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科技史?或者,歷史學能夠如何幫助科技史?又或者,科技史可以從哪些「兩種文化」都能接受的議題切入?(詳全文)

 

 

四 STS知識交流站

 

簡介:張國暉(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2012 ,〈科學、技術與自由民主政治秩序的演變:近代美國政治體制的科學意識型態與現實政治〉,《政治及社會哲學評論》42:153-205。(TSSCI)

 

摘要:

本文透過新興的科學及技術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TS)領域,鎖定科學、技術與政治體制變遷的互動關係,簡介科學是如何藉由其實驗主義,從17世紀開始補充及強化自由民主政治體制的經驗發展及政治理論。本文也分析科學及技術在20世紀後是如何藉由自身內在的政治價值,而另外產生出一種具有科學及技術理念的政治體制意識型態及現實政治藍圖,進而挑戰自由民主政治制度。然而,自由民主政治體制卻又能另以相關政治機制,有效消解這些基於科學及技術之政治價值及論述的威脅。此外,本文亦指出20世紀後,因科學及技術發展所造成的政治問題,卻不斷的讓自由民主政治體制產生停滯、失靈,甚至是政治內爆的情形。但本文的主要發現是,拋棄自由民主體制來解決這些難題恐不是可行的途徑。反之,透過分析近年STS研究成果,進一步的精緻調整自由民主政治體制,應能有效消解由科學及技術所帶來各層次的政治難題考驗。

 

簡介:張國暉,(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2011 ,〈追尋主體性的工程設計:威權政治轉型下的台灣高鐵土木設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5:157-200。(TSSCI)

 

摘要:

1990年代初期,台灣政府的政治人物及工程師們在面對大型工程計畫的同時,分別都有政治性的期待。本文以高鐵工程設計為例,除說明政治人物企圖以大型工程計畫來回應國內人民及走向國際社會之外,更論證台灣官方工程師們如何在受先進國家技術支配的傳統下,使他們能實現在大型工程計畫當中獲得主導權的政治性期待。不只是台灣的政府及公民在國家轉型的過程中重新進行政治定位,工程師們對其本身的專業領域也加速進行主體性的轉變,而在「忠誠」、「安全」、「簡便」及「技術至上」等的幾個工程價值當中,選擇把「開放性」排在較優先的位置。因此當政府工程師在進行高鐵工程設計時,企圖透過優先進行土木結構的設計,藉此讓日本、法國及德國的核心機電系統都能有相同機會前來競逐,更期望藉此來轉型台灣與國外工程師之間的支配關係。

 

推薦刊物─《科學發展》期刊

*網頁電子版:見國科會網站(首頁-關於國科會-出版品http://ppt.cc/u_XC)

*本期介紹文章:「科技與社會」專欄文章─李尚仁教授「科技與身體─運動、藥物與輔具」,http://ppt.cc/BpVD

 

 

五 科技、醫療與社會(STM)期刊第15期(2012年10月)

目錄&摘要連結http://stm.ym.edu.tw/

陳瑞麟 編輯室報告

一般論文

蔡友月 真的有精神病嗎?一個跨文化、跨領域精神 醫療研究取徑的定位與反省

謝柏暉 從《王叔和脈訣》的爭議看明清醫學知識的建構

戴東源 原因和本質:克普勒與伽利略科學思想的形上學差異

李宜澤 漂浮的技術地景:台灣生質能源計畫的技術選擇與規模的三重邊界

 

STS動態:STS教學訪談錄

曾凡慈 STS教學心得分享:林崇熙教授

張純芳 STS教學心得分享:郭文華副教授

洪靖   STS教學心得分享:楊弘任助理教授

洪靖   STS教學心得分享:傅大為教授

王珮瑩 STS教學心得分享:雷祥麟副教授

 

討論與回應

傅大為 SCOT的新發展與何謂「區域研究」─針對第十三期張國暉文獻評述的兩點意見與澄清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EASTS)Number 3, 2012 

 目錄&摘要連結http://easts.dukejournals.org/content/current

Subject Issue on Neuroethics

 A View from the Far East: Neuroethics in Japa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Osamu Sakura

 

Do Koreans Have an “English Brain”? A Case Study i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Neuroscience

Hawon Chang and Sungook Hong

 

Neuroethics in Taiwan: Could There Be a Confucian Solution?

Kevin Chien-Chang Wu and Tamami Fukushi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Ethical and Social Problems dur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 Model for a 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 of Brain-Machine Interface

Nozomi Mizushima and Osamu Sakura

 

Subject Issue on Science and Nationalism, Part 2

 Introduction

Hiromi Mizuno

 

Posturing for Modernity: Mishima Michiyoshi and School Hygiene in Meiji Japan

Izumi Nakayama

 

The Politics of Local Biology in Transnational Drug Testing: Creating (Bio)Identities and Reproducing (Bio)Nationalism through Japanese “Ethnobridging” Studies

Kimberly Kelly and Mark Nichter

 

Asian Regeneration? Technohybridity in Taiwan’s Biotech?

Jennifer A. Liu

 

[ Book Reviews ]

 Hsiu-Jane Chen, “Eine strenge Pru¨fung deutscher Art”: Der Alltag der japanischen Medizinausbildung im Zeitalter der Reform von 1868 bis 1914 [“A Rigorous German Examination”: The Daily Experience of Japanese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Reform, 1868–1914]

Eric J. Engstrom

 

Put Asia on the Map of Race; Put Race on the Map of Asia (Yasuko Takezawa竹沢泰子, ed., Jinshu gainen no fuhensei wo tou: Seiyoteki paradimu wo koete『人種概念の普遍性を問う:西洋的パラダイムを越えて』[Is Race a Universal Idea? Transcending the Western Paradigm]; Yasuko Takezawa竹沢泰子, ed., Jinshu no hyojo to shakaiteki riariti『人種の表象と社会的リアリティ』[The Racial

Representation and Social Reality of Race]; Yasuko Takezawa 竹沢泰子, ed., Racial Representations in Asia)

Wen-Hua Kuo

 

YuXinzhong余新忠, ed., Qing yilai de jibing, yiliao he weisheng以來的疾病、療和衛生:以社會文化史視角的探索[Disease, Medical Practice, and Public Health since the Qing: An Explo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cultural History]

He Bian

 

WakaHirokawa廣川, Kindai Nihon no Hansen-byo¯ mondai to chiiki shakai代日本のハンセン病問と地域社会[Modern Japan’s Hansen Disease Problem and Local Communities]

Susan L. Burns

 

 

大事紀

 

1.台灣STS學會王玉豐年輕學者論文紀念獎,申請辦法及執行要點經第三屆第二次監理事會審議通過,此刻正徵求稿件,截稿日2012年10月31日,歡迎踴躍參投稿,詳情請見http://tw-sts.org/

 

2. 2013年第五屆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將於2013年3月23-24日,於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臺大水源校區)舉辦,廣徵年會摘要,收件截止日期至2012年11月1日止,歡迎STS同好踴躍投稿。詳情請見http://www.tw-sts.or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臺灣科技與社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